2、和谐的家庭环境: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
孩子在亲密中成长
刚出生的孩子只认得妈妈脸部和头的轮廓,看不清脸上的细微特征。直到两个月大时,才能分辨人脸的各个细节。透过喂奶、换尿布、洗澡、拥抱等日常照顾,不仅能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,孩子在亲密接触中,学习家长丰富的脸部表情与行为所传达的意义。这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步。
用亲密克服分离焦虑
小时候原本喜欢让任何人抱入怀里的孩子,大约从6个月大开始,就会对不熟悉的人表现出拒绝和警觉。而当家长离开身边时,孩子易表现出哭、尖叫、大喊、踢腿等行为;再度看到家长时,又非常兴奋,紧黏着家长,甚至再哭一会儿,等家长抱紧自己才安定下来。这些举动一方面显现了分离焦虑,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孩子已经开始觉察及建立自己和周遭的关系。
即时回应,孩子不再爱哭
年轻家长担心孩子哭了就抱会被宠坏。其实家长即时回应,孩子不但不会更爱哭,反而会因为自己所发出的讯号受到重视,懂得不必以大哭获取注意。1岁前的孩子,家长若能敏锐察觉他们的需求,并迅速做出反应,可帮助孩子建立信任感与安全感。但是,超过两岁的孩子表现出哭闹或其他负向行为(乱跑、乱抓),有时是在试探家长的容忍极限,有时用假哭表达情感需求,在安抚时要多了解孩子的意图,并让他认识规范。
亲密互动,孩子更有自信
家长可以用很多方式帮助孩子发展,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,才能有信心尽情探索。研究指出,有安全亲密关系的孩子,智商会比情绪上没有安全感的孩子高出一些。孩子越有自信,越能集中注意力,也会更有好奇心。
家是最好的游戏场
遗传和环境决定了孩子的智慧。孩子需要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的刺激,才会发展正常。一般家庭中的照顾与环境,已能提供足够的学习刺激。对孩子来说,家是最好的游戏场,而最能开发脑力的方式是从游戏中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