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时期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大好时期,这一时期孩子的模仿力、感知力、记忆力都很强,学习起来本不应有什么困难。但实际上并不都是如此,有些孩子从小学起即有学习困难问题,学习成绩总是差强人意。还有些孩子不仅学习困难,并且存在着某些行为和情绪上的问题,好动、贪玩、注意力不集中,爱做小动作,且情绪波动大,易焦虑、发脾气、说秽语等。人们对此总是指责孩子“笨”“太贪玩”或“没教养”等。然而,这些指责并不都对,其中许多孩子表现出的学习困难、行为障碍和情绪问题等,并非孩子自己的意愿,也非孩子自己全都错了,而是一种病态现象,即儿童感觉统合失调。
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这一病态现象并非少见,据国外报道为10%~30%,我国的有关报道与国外基本相同,大中城市偏低些,农村及偏远地区略高些。在这些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中、轻症占大多数,约2/3病儿为轻症,经教育和指导可以自愈。另有1/3为中重症,需要在儿童心理和教育工作者的干预治疗或专业指导下进行矫正,方能阻止进展,减轻学习困难、情绪障碍及行为异常等问题。
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是复杂的,目前尚不能准确作出解释。就现有的调查研究结果来说,大致原因有两个方面:一是先天的某些因素,如早产、出生时低体重、新生儿窒息、高胆红素血症、新生儿肺炎,以及母亲妊娠期患妊高征、先兆流产等疾病,均可能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,导致脑功能失调发生。二是后天因素,主要问题是对孩子自幼的过度溺爱,过多替代及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,早期教育等,如一家三代守着一棵独苗,溺爱有加而教育不足,或在都市中,职业父母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,而请祖辈或保姆照看孩子,也会形成溺爱和替代过多,不利于儿童感知觉的发育及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