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 父母必读 | 疾病防治 | 护理知识 | 早期教育 | 胎教 | 育儿指南 | 食谱菜谱 |
当前位置:首页 > 育儿指南 > 苏东坡:“父慈子孝”的传承造就了一家三个文豪

苏东坡:“父慈子孝”的传承造就了一家三个文豪

作者:不详来源:网络2017-5-3 8:17:31
苏东坡:“父慈子孝”的传承造就了一家三个文豪

要说中国历史上标志性的文化人物,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苏东坡。

在中国人心中,苏东坡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。他才华横溢而又诙谐有趣,是个全能型的艺术家,同时又是一位刚正不阿的官员,一生颠沛流离,却又能随遇而安。

苏东坡初入仕途,便以文才著称,颇受赏识。他若懂些圆滑,必定前途无量,但他恰恰为原则而直言,一生坎坷。苏东坡仕途三起三落,到他62岁的时候,居然被贬到了海南岛儋州——在宋朝,放逐海南,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。

但是他被打垮了吗?没有。他在给侄孙的家书中说,自己虽然和儿子苏过生活得像苦行僧一样,然而“胸中亦超然自得,不改其度”。他在海南办起了学堂。自隋朝科举取士以来,海南从来没有人进士及第,但苏轼北归不久,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。时至今日,苏轼还被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、播种人。

用今天的话来说,苏东坡有原则、有品格、有底线,这是他的初心。

这份耿直与率直来自良好的家教。苏东坡的母亲程氏夫人,乃眉山富豪程文应之女,18岁时嫁到苏家,婚后相夫教子、操持家务。苏轼一生思想深受母亲影响。史载,有一天,程夫人给苏氏兄弟讲范滂的故事。范滂是东汉末年的官员,一生与贪官污吏作斗争,最终受到奸党陷害。临死前,范滂对母亲说:“弟弟孝顺,可以供养母亲。我今天离您而去,恳求您不要太过悲伤。”范滂的母亲含泪说道:“你有了这样的好名声,我还有什么好悲伤的呢?”程夫人讲到这里,不觉慨然叹息。苏轼忍不住扑到母亲怀里,激动地说:“母亲,我长大了也要做范滂那样的人!”程夫人微笑着说:“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,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?”

苏东坡终其一生,内心都激荡着浩然正气。他同时又是一个感情细腻之人,热爱亲人,热爱朋友,热爱人民,热爱生活。

他与弟弟苏辙感情很深,并肩携手、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,几乎贯穿他们的一生。苏辙说哥哥“抚我则兄,诲我则师”,苏轼认为弟弟“岂是吾兄弟,更是贤友生”。几十年间,兄弟二人诗文词往来,相互勉励,从未间断。

元祐四年(1089年),苏辙出使辽国,苏轼写诗送行。当时苏辙已到知天命之年,苏轼仍然一再叮嘱他不惧辛劳、不辱使命、不忘家国、不要自傲:

云海相望寄此身,那因远适更沾巾。

不辞驿骑凌风雪,要使天骄识凤麟。

沙漠回看清禁月,湖山应梦武林春。

单于若问君家世,莫道中朝第一人。

苏东坡的后人深得其风范。他有三个儿子,皆恪守做官先做人的道理,风骨卓然,没有辱没先人。苏东坡送别长子苏迈走上仕途时,曾赠子一方砚台,砚底刻有铭文:“以此进道常若渴,以此求进常若惊,以此治财常思予,以此书狱常思生。”苏迈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,史载其“文学优赡,政事精敏,鞭扑不得已而加之,民不忍欺,后人仰之”。

在许多诗文中,苏轼还注意向子侄们传授做学问的心得。他要他们多读史书,从中得到教益;要他们为学不要“趋时”,不要只是作为取得功名的手段,“务令文字华实相副,期于适用乃佳。勿令得一第后,所学便为弃物也”。

今天,在湖北黄冈武穴市,人们发现了苏东坡留在武穴的一支遗脉。有一段刻在武穴苏家祠堂的苏氏族规,据传是苏东坡留给后代子孙的家训:

“凡吾子孙,必讲文明。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。夫正妇顺,内外有别。老小有序,礼义廉耻。为人豪杰,处事必公。费用必俭,为官必廉。非义不取,救死扶贫。敦亲睦族,敬老尊贤……”

一字一句,温暖人心,恍若看到东坡先生的音容笑貌。

© 2009-2030 okm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QQ:6189315 Email:okmm@dreamart.cn

吉ICP备13004070号-2   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