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。”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,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,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。于是,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做。那么,这些决定越正确,其窒息感就可能越强。一方面,孩子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多,能力也越来越强,但另一方面,他的生命激情却会越来越低。他们感受到这一点,于是想对父母说不,但他们又一直被教育听话,所以连不也不能说了,只好用被动的方式去叛逆。
这是因为,孩子有了自主意识,就不再愿意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,有了自己做决定的需求。如果孩子的这种需求长期不被满足,自主意识就会被抑制,自信心会受打击,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,很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,而这一点可能会深植于他的内心。长大以后,孩子可能会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,缺乏责任感,凡事依赖,缺乏主见。到那时父母再想训练他让他自己做主就很难了。
要改善这一点,最好的方式就是“适当放手”,让孩子自己做决定,即父母给孩子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——认真生活不做坏事,然后放手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人生,只是在非常有必要的时候才去帮孩子。
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的孩子,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,尽管因为年轻,他会遇到一些挫折,但那些挫折最终和成就一起,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,“更重要的是,这是自己的。”
有研究也表明,总是由父母做决定的孩子,长大后常常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,而且缺乏责任感,甚至不知道如何对自己负责。因此建议父母给孩子一点做决定的机会,让孩子学会如何做决定。
马小俊是个乖巧的小女孩,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,马小俊便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。奶奶每天接送马小俊时,都会把孩子的吃穿安排好,就连喝牛奶插吸管这样的事,她也不让孩子做,总是自己做或请老师做。
于是,每天早晨马小俊来孩子园后,从不主动去玩玩具或进行户外活动,而是四处游荡,非要等老师指定她去玩什么,她才去;每当老师请她进行选择时,她便犹豫不决,事事都要由别人做决定,自己无法做决定。
妈妈认为这样可不行,同马小俊爸爸商量后,他们把马小俊接了回来。爸爸妈妈既不要过多地干涉马小俊做什么,也不催促她做什么。当马小俊特别想要自己脱衣服或者穿衣服时,父母就应该放手让她自己去穿;马小俊洗澡时,爸爸妈妈尽量让马小俊有充足的时间在澡盆里玩耍;吃饭时,爸爸妈妈要让马小俊自己吃,而且不催促她,吃饱以后就不要再让马小俊留在饭桌旁了;到了该睡觉、该外出散步或者该回来的时候,都要让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,但是不能惹怒她,而要多说些有趣的事情来引逗他去按照父母的话去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