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乐此不疲地给孩子灌“膨大剂”了
当家长一次次给孩子“面授机宜”,教会了孩子怎么讨老师欢心,或者带着孩子去给老师送礼,请老师“多多关照”;怎样在评选三好学生时拉同学的选票,怎样在班干部竞选前与同学搞定关系……当弄虚作假也进了校园,上一堂公开课,事先也早有教师带着学生在不公开的课上千锤百炼了无数次,甚至连哪一个问题由哪一个学生回答,都已作了分工,演习到炉火纯青的时候,孩子如要想不成人化也难矣!
当孩子从开始被逼着,继而习惯于说大人话,甚至学会了说大话、空话、套话的时候,我们社会失去的就绝不只是孩子们的童真了。施用激素催熟催肥的果蔬、鸡鸭,如今在市场上已变成乏人问津的另类。为什么对孩子的“催熟催肥”,我们似乎并不在乎,而且还乐此不疲呢?
“爬梯实验”等研究一次次告诉我们,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,我们该做的仅仅是尊重自然规律
童真丢失,很多时候是源于我们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。有一个著名的“爬梯实验”,美国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阿诺德·格塞尔博士给自己的孪生儿子做了这样的实验性研究:哥哥从46周开始,每天接受10分钟的爬梯训练,连续6周。到第52周,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。而弟弟到第53周时,即使有人扶着也不愿尝试爬梯,但第54周之后当他再看到楼梯时,却能一直爬到楼顶端,并且不用旁人帮助。也就是说,弟弟到了某一时期,不用预先训练,爬楼的成绩和哥哥一样好。这表明在某些方面,儿童的成长是受成熟机制制约的,人为地提前训练,效果往往不会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