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的贵族教育,其次是文化熏陶,最终使人具有尊严
有人说,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。
孟子说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
真正的贵族教育,恰恰是在浮华社会里节制物质享乐,以文化修养身心;即便手握权柄,却更勇于担当,坚守心中的荣誉,在金钱、权力甚至生死面前,依旧保持自由独立的灵魂。
被称为“最后的贵族”的郑念女士,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,又留学英国,接受了完整系统的中西教育,回国后丈夫做外交官,她担任外企职员,后来丈夫早逝,文革期间女儿自杀,她也被诬为英国间谍而进了监狱。
为了让她承认那些莫须有的罪行,郑念曾经有十多天双手被反扭在背后,手铐深深嵌进肉里,磨破皮肤,脓血流淌,度日如年。
她每次方便后要拉上西裤侧面的拉链,都勒得伤口撕肝裂肺的痛,但她宁愿创口加深也不愿衣衫不整;有位送饭的女人好心劝她高声大哭,以便让看守注意到她双手要残废了。
而郑念想的是:怎么能因此就大放悲声求饶呢?“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才可以发出那种嚎哭之声,这实在太幼稚,且不文明。”
当健康状况恶劣到身体和思维都接近崩溃时,郑念自创体操,强迫自己悄悄锻炼身体──比大把脱发和牙龈出血更令她恐慌的,是身体虚脱后思索能力的衰退;她打捞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唐诗,背诵并欣赏那些天才之作,沉浸在不朽诗句和美妙意境之中。
郑念讲述,她在狱中用种种方式维护精神的健全,为了抵御与世隔绝的极度孤寂,有时甚至主动出击,故意与看守争辩,哪怕因此而遭致拳打脚踢、被称为“疯老婆子”。在她看来,“抗争,也是一种积极的举动,比忍耐、压抑,都容易振奋人的精神。”
审讯者不仅无法让郑念认罪,也没能用自己地位的优越,击碎她骨子里的高傲:她身为囚犯,却不肯卑怯地示弱、乞怜;即使饥寒交迫、濒临死亡,她仍然竭力秉持整洁的习惯,那份矜持、清雅气质,并未在非人的处境中全部磨损。
文化的光线有时候很微弱,在野蛮的压迫之下,只能照见一己一身。然而,凭藉这粒微光,郑念以纤弱之身,独自抵御了世间的酷烈、人生的无常,这种“穷且益坚”的力度、韧性,异常动人。